近日,媒体报道称,涉及德国留学生材料造假的情况越来越引人注目。根据数据显示,德国留学生材料造假的人数逐年增长,目前已经不少于1000人。
造假的留学生主要进行的是语言测试成绩的伪造,他们往往因为语言不达标而无法被德国高校录取,于是就想方设法地制作伪造证书。也有部分留学生,通过其他方式伪造其学术能力证明材料。
学术造假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,因此德国高校一旦发现留学生材料造假的情况,坚决不予录取,甚至会给予责任追究甚至是移民局的处罚。一些留学生在被拒绝入学后,仍然故意拒绝披露行为,从而导致自己不能再申请德国的其他高校。
造假行为不仅违反德国的法律法规,而且极易被发现,因此,留学生应当遵守德国的相关规定。除此之外,学术造假也是一种对自己学术专业的严重影响,一旦被发现,将对学生自己的学术成果以及未来就业产生很大的阻碍。
除了合法的学术成分以外,在事业上有道德底线是任何人都必须要遵守的准则。学术造假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形象,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,对于整个学术界和社会领域都会造成恶劣影响。因此,如果有疑似留学生材料造假的情况出现,公筷应该及时进行举报,共同维护公正的学术和人才体系。